政治局会议重磅定调 降准降息都要来!
大家好,很快又到了周一股民最爱的环节,A股开盘了!
那么这个周末,有哪些大事影响股市,又有哪些券商给出最新研判,基金君给大家做了一些梳理。
周末影响股市大事一览
1、政治局会议释放六大关键词
罕见强调降准降息 首次提出“六保”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7日召开会议,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关于此次会议精神,有六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极不寻常”、“前所未有”。
会议指出,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切实增强紧迫感,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关键词二:“六稳”+“六保”。
这里首提“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关键词三:“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
会议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提高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真正发挥稳定经济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四:“降息”。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关键词五:“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
此次会议则专门提到了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要释放消费潜力,做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扩大居民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关键词六:“房住不炒”。
此次会议再次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单月189万投资者开户:创一年新高
3月份投资者开户暴增。
中国结算官网数据显示,3月市场共新增投资者189.12万,较2月份的89.54万户环比暴增111.21%,新增数创出2019年4月以来新高。并且截至3月底,投资者总数已达到1.63亿。
今年1月、2月份,投资者新增数量分别为80.07万户、89.54万户,并且此前单月新增投资者数量百万以上还要追溯到2019年7月份。可以说,最近半年来单月开户数不足百万后,3月份投资者新增数量迎来爆发。
3、外资重回净流入
前期海外市场剧烈动荡之时,北上的境外资金有所净流出,但从3月24日以来,北上资金重回净流入态势。最新的4月17日,北上资金又净流入86.24亿元;3月24日以来净买入达559.3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互联互通4个交易日,北上资金就净买入达300.22亿元。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五粮液、宁德时代等个股持续获得净买入,贵州茅台4月14日、15日、16日更是连续三天被净买入11.58亿元、9.81亿元、10.13亿元。
4、证监会明确今年立法计划 创业板注册制入列
证监会明确了今年的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对全年的立法工作做了总体部署。证监会介绍,此举是为了进一步做好2020年证券期货监管规章等立法工作,保障修订后的《证券法》顺利施行,完善证券期货监管法律实施规范体系,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依法推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具体来看,2020年,证监会拟制定、修改的规章类立法项目合计53件,其中,列入“力争年内出台的重点项目”42件,列入“需要抓紧研究、择机出台的项目”11件。
5、证监会副主席李超:交易所是资本市场运行的中心环节
4月18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纪念日当天,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举行第十次会员大会。会议由上交所理事会召集,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通过视频为大会致辞。李超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上交所和广大会员自去年以来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顺利落地、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所做的大量细致工作和付出的艰苦努力。他指出,交易所是资本市场运行的中心环节。
6、证监会重启证券基金投资咨询机构准入 门槛大幅提高
证监会4月17日消息,为了规范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保护投资者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秩序,证监会起草了《证券基金投资咨询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7、公募基金获批投资新三板精选层
证监会近日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股票指引》,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精选层股票。
8、证监会核发4家企业IPO批文 未披露筹资金额
证监会按法定程序核准了以下企业的首发申请: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9、A股券商队伍扩容 证监会核发中泰证券IPO批文
4月17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披露近期核发企业首发申请情况,包括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证监会称,上述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10、瑞信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控股在华合资证券公司
瑞信近日在此间宣布,公司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批准,成为证券合资公司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瑞信方正)的控股股东,标志着瑞信中国市场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周A股怎么走?
十大券商研报来了
上周A股从从2796到2838点,上涨1.50%,而近一个月,从3月19日的外围冲击下的最低点2647点,到4月17日2838点,上涨7.21%。
而美股方面,美东时间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高开高走。截至收盘,道指涨704.81点,报24242.49点,涨幅为2.99%;纳指涨117.78点,报8650.14点,涨幅为1.38%;标普500指数涨75.01点,报2874.56点,涨幅为2.68%。
那么接下来一周,A股怎么走呢?基金君也找到了多位券商分析师的最新研报。供大家投资做参考。
1、中信证券:A股底部拐点已确认 建议关注三条主线
A股的底部拐点已经确认,上涨的共识将逐步凝聚:欧美疫情“二阶拐点”基本明确,国内基本面底部也已明确,国内政策力度不断强化。大部分场外资金入场的顾虑会进一步降低,资金入场共振将驱动A股强势上行。
“美元荒”缓解后,海外资金的再配置已重启半个月,而一季度基本面数据扰动消除后,国内资金的再配置也将重启。
首先,配置型资金主导下,北向外资持续大幅流入。
其次,产业资本通过回购、增持、举牌等方式入场的规模和密度都在提升。
再次,配置型需求增加,ETF申购的回暖也能带来增量资金。
最后,私募和游资未来都有加仓的空间和意愿。
同时,疫情影响下居民部门被动和预防性储蓄增加,低利率环境下储蓄寻找出口的过程中,权益资产的吸引力明显提升。全球资金再配置、政策驱动国内基本面“回补”、外资和产业资本带动资金共振,依然是本轮A股上涨最重要的3大驱动。
A股二季度的上涨料已开启,建议紧扣资金轮动,关注三条主线。首先,密切关注政策后续催化下,前期相对滞涨的基建板块。其次,从科技板块龙头中寻找弹性,重点关注5G、云计算、新能源车等主线。再次,坚持以海外业务收入占比低、上游供应链/原材料不依赖于进口、全年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内需驱动组合为底仓。
2、中金策略:冲击最大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 关注4大方向
4月以来在海外疫情或呈见顶趋势、国内政策力度渐强两大因素主导下A股整体呈震荡反弹态势,市场情绪略有修复。我们认为上周末公布的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可能标志着最具挑战的一季度已成历史。
往前看,外防输入拖累中国复工,海外疫情演变冲击中国供需,可能使中国增长走向正常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类似一季度经济“全面暂停”的可能性不大,逐步恢复的方向较明确。考虑到当前市场整体估值偏低,支持政策在逐步推出,尽管海外疫情演进及外围市场波动可能还会影响短期市场节奏,但总体上我们认为对市场不宜过度悲观,建议投资者逐步布局,保持耐心。
近期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进展:
1)政策信号明确。上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经济增长基调稳中求进,并首度提出以保就业为首的“六保”;政策上提出“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包括提高赤字率、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产业层面再次重申“房住不炒”的同时,也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和新型基建。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新兴产业投资等。关注后续具体政策应对。
2)国内经济边际改善的持续性。1季度GDP同比下降6.8%,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深度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从节奏上看,无论生产、投资、消费、贸易等领域,大部分指标的三月份数据相比一、二月份呈现改善趋势。从结构上看,生产/投资类数据恢复好于终端消费类数据,表明复工及政策支持使得供给端恢复相对充分,而收入增长等因素可能导致消费端恢复相对滞后;同时受政策支持的基建投资及地产投资恢复好于制造业投资。二季度在海外疫情影响下,经济层面需要重点关注外需及供应链,及政策支持的情况。
3)上市公司业绩压力有多大?上周A股将进入一季报密集披露期,盈利为市场焦点。截止4月17日已经有1661家A股公司披露了一季度的业绩预警。可比口径下预警向好比例已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创下有数据以来的历史新低。我们估算一季度非金融业绩增长的下滑幅度约30-40%,行业方面,农业、汽车、电子、食品饮料、部分休闲娱乐及互联网企业业绩增长相对稳健;主要来自偏周期的航空机场、公路铁路、建筑、房地产以及部分消费相关的如餐饮旅游、纺织服装、家电等则可能压力较大。
3、招商策略:417政治局会议的六个新变化对A股的意义
会议新增“六保”的表述,凸显了高层对于全年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以及形势严峻性的判断,也为后续政策力度加码埋下了伏笔。
会议将 “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中的“加大”换成了“更大”,凸显政策力度要进一步加码。
财政政策方面,删掉了“适当提高赤字率”中的“适当”,表明对赤字率的容忍度可能进一步提高,明确特别国债用于抗疫,督促地方政府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率。
货币政策中明确提高要运用“降准、降息”,意味着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概率再一次提升。
产业政策重点从消费转向投资,包括传统基建和新型基建,并坚持“房住不炒”的提法。
总体而言,政策加码,政府开支相关的领域都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投资主线。
4、华泰策略:政策底、社融底、疫情顶逐现曙光
我们认为A股市场三大压制力边际缓解,“政策底”、“社融底”、“疫情顶”或逐步显现:1)3月信贷及社融数据超预期,Q1数据“深坑”已过,盈利预期下修压力边际减缓;2)4月17日政治局会议对宏观调控和要素改革表述相比近几次会议更积极,但对房地产维持原态,短期和中期股权风险溢价压力均边际改善;3)海外疫情趋缓,外围流动性和风险溢价高压阶段已过。A股三个支撑力边际强化、三个压制力边际减缓,自4月10日我们提示短期适当提升乐观度,建议加配我们自2月26日持续推荐的新基建,而我们自2月10日持续推荐的传统基建可在政策加码中逐步兑现收益。
5、天风证券:A股大概率脉冲式反弹 持续性或不如一季度
大概率是脉冲式反弹,持续性和高度都不如一季度,原因在于:一方面,宏观流动性继续宽松,但微观流动性的边际变化上,难以回到一季度尤其是2月(近期成交低迷、科技ETF持续净赎回、公募基金发行环比回落);
另一方面,欧美疫情拐点可能带来悲观情绪修复(比如消费电子和新能源车的反弹),但全球经济至少一个季度的停滞对业绩的实质影响,仍然需要时间和股价的震荡来消化。
6、安信策略:A股将呈现震荡向上趋势
安信策略认为,A股市场的盈利、流动性与情绪都将呈现改善趋势。内需才是中国经济核心。虽然短期市场在经历了一定上涨之后难免会出现一些反复,但我们坚定认为支持A股中期向上的经济转型与资产配置逻辑没有改变,预计A股仍将受益于流动性、盈利与风险偏好的持续边际改善,呈现震荡向上趋势,配置上建议消费打底,科技依然作为弹性进攻主线。
7、海通策略:市场反弹继续 仍是底部区域的区间震荡
海通策略认为,“417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市场反弹继续,仍是底部区域的区间震荡。未来趋势性机会的信号:基本面数据重新回升、市场情绪指标降至历史低点。外需不足时内需补,目前聚焦稳健的新基建和消费,未来趋势重启时科技和券商更优。
8、方正策略:市场目前处于左侧布局阶段
方正策略认为,二季度经济有望小幅转正,经济的核心是外需冲击的幅度以及国内供需改善程度的角力,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内需刺激力度和外需冲击幅度的角力。未来1个月是政策蜜月期。
财政政策主导,货币政策配合,政策加力的方向是内需。市场目前处于左侧布局阶段,在降息预期下可以考虑加大对大金融板块的配置,中期看可持续的反弹依然依赖于全球疫情、政策力度以及经济恢复三个方面。
9、兴业张忆东:A股在补涨反弹蜜月期 美股三季度还会跌
曾经多次获评新财富策略研究最佳分析师的张忆东,用“冬天的太阳”来形容当下的市场环境。
对于美股,他坦率地表示,短期看市场是熊市中的反弹,但中期看依然比较谨慎,三季度美股很可能还会再出现一波下跌,甚至跌破此前的低位。
对于A股,他认为这轮反弹正处于落后补涨的阶段,4、5月份是一段蜜月期,三季度可能出现调整,但总的来看还是在底部区间,配置的性价比很高。尤其是核心资产,不怕跌、怕不跌,投资者还是可以逢低买入。
对全球经济形势,他预警称,三季度市场要小心两个“灰犀牛”事件,一是新兴市场的债务危机,二是欧洲债务危机。疫苗才是解决这场危机的最终钥匙,但在疫苗出来前后,在亚非拉国家还无力大范围普及的情况下,全球可能迎来滞胀。
10、广发策略:A股不卑不亢,“风险溢价顶”后优先配置科技。
业绩减记和海外的次生灾害仍然对A股有负面影响,但在流动性持续宽松的背景下,A股“盈利底”之后再创“市场底”的可能性很小。A股“不卑不亢”,配置依然围绕内需内供的主线。“风险溢价顶”逐步确认,科技股经过前期调整估值的吸引力更佳,我们上调科技股为首选推荐,兼顾必需消费以适当控制组合波动率。行业配置:(1)受益“风险溢价顶”&产业逻辑稳固的科技成长(IDC/医疗信息化);(2)相对业绩优势(医药/食品饮料/游戏);(3)逆周期政策促基建链扩张(建材/电气设备)
上一篇:全球粮食危机是真的吗?解读2020疫情粮食产业炒作现象
下一篇:贵州茅台2019年财务报表分析:去年一共赚了多少钱?
更多"政治局会议重磅定调 降准降息都要来!"...的相关新闻
每日财股
- 每日财股:兄弟科技(002562)
投资亮点 1、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维生素K3供应商,全球前四的维生素B1供应商,全球第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