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忘记密码 用户名 密码

加入收藏 设财股网为首页 网站地图 财股网导航 商务合作

财股网
财经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财股网(Caiguu.com)是中国财经股票资讯综合门户,为您提供涵盖股票、财经、理财、A股、港股、市场、大盘、主力、行业等财经股票领域资讯。并以股票为专注,提供股票行情、股票查询、股票分析、股票知识、股票投资等综合性服务。重点推荐栏目:今日股票行情、股票入门基础知识、免费推荐股票、个股、理财工具。
  • 股票 市场 个股 主力 行业 新股 公司 机构 板块 学院 大盘 聚焦 提示 视点 数据 交易 精华 测评 研究 潜股 要闻 股指 权证 B股 三板 科创板 创业板 中小板 港股 全球
  • 财经 新闻 国内 国外 宏观 资本 商业 产业 评论 专家 观察 讲堂
  • 理财 黄金 外汇 债券 基金 银行 保险 信托 综合 财股 消息 技巧

首页

热门专栏: 富爸爸穷爸爸 K线图基础知识 概念股 股票入门知识 股票行情
您的位置:财股网 > 财经 > 国内财经 > 正文

楼市2022:行业大洗牌,运行逻辑已变!

股票行情  www.caiguu.com  发布时间:2023-01-04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群
摘要:2022年,波动的房地产市场进入深水区,信贷收紧的动作虽早已远去,但疫情、停工、停贷、收入担忧等超预期因素频出,地产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顾这一年,新房价格时隔7年首次下跌,二手房价格连续下跌8个月,近7成城市房价进入下跌通道;重点百城销...

  2022年,波动的房地产市场进入深水区,信贷收紧的动作虽早已远去,但疫情、停工、停贷、收入担忧等超预期因素频出,地产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回顾这一年,新房价格时隔7年首次下跌,二手房价格连续下跌8个月,近7成城市房价进入下跌通道;重点百城销售面积同比降幅近4成,绝对规模降至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国内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下降4成,千亿房企数量“腰斩”,竞相追逐规模的场景不再,越来越多房企不再设立销售目标,转而追究更加平稳的发展。

  土地市场上,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近5成,央、国企和地方城投公司成为集中供地市场的主力军;而集中供地在第一批次短暂转好之后,溢价成交占比逐步走低,近期的第五批次集中供地中,超9成地块底价成交。

  2022年年初开始,信贷优化及需求端利好政策已经开始释放,年内超300个地区出台稳楼市政策千余次,达到近年来峰值,政策优化亦从三四线延伸至热点一二线城市,购房门槛降至历史新低。

  四季度以来,监管部门多项重磅政策落地,尤其是供给端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射向房地产行业的“三支箭”齐发,债券、信贷、股权三大主要融资渠道均“有活水来”,万亿授信涌向房企。

  尤其是2022年年底,中央层面多次定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2023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与此同时,多个核心二线城市优化限购、限贷等政策,释放积极利好信号。

  政策底已现,市场底或也在酝酿之中。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2年12月单月,百城成交面积小幅回升,环比增长6%;2023年伊始,核心一二线城市的楼市成交活跃度也有所回升,元旦假期重点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超两成。

  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各地因城施策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叠加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核心城市市场有望逐渐企稳恢复。“全国房地产市场企稳时间最早或在2023年二季度。”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深度调整之后,行业运行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了结构性变化。“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的旧格局和旧模式难以为继,如何在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成为全行业必须回答的命题。

  数据跌至“冰点”

  2022年,房地产市场各项数据整体下探,年中曾出现的回温迹象并未能转化为持续复苏,市场走入本轮调整的低谷。

  房价变化是反映周期性调整的综合结果。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下跌0.02%,是2014年后时隔七年首次出现年度下跌,12月单月,百城新房均价为1617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8%,跌幅较11月扩大0.02个百分点,已连续6个月环比下跌;2022年百城二手房价格累计下跌0.77%,12月单月,百城二手房价格为15876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22%,跌幅较11月扩大0.01个百分点,已连续8个月环比下跌。

  从房价涨跌城市数量看,2022年以来,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月度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均维持在高位水平。其中,12月单月,百城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为68个,较2021年同期增加10个;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增至80个,已连续5个月超70个。

  房价的下行与成交规模密切相关,供需之间的平衡重新走向了买方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额11.9万亿元,同比下降26.6%。11月单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降幅仍超20%,房地产市场销售未出现明显好转。

  中指研究院统计了2022年重点百城新房的销售数据,结果显示,月均成交面积同比降幅为36.2%,12月重点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小幅回升,但同比降幅仍超三成,单月已连续19个月同比下降,市场预期依然较弱。

  而开发投资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单月已连续5个月同比降幅超10%,11月,伴随着销售市场的疲软,房地产开发投资额降至今年以来单月最低水平,同比下降19.9%,且降幅较上月扩大3.9个百分点。

  据此,中指研究院预计,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将出现自199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克而瑞则以投资规模累计同比降幅线性预估,2022年全年预计完成开发投资额13.2万亿元,规模回到五年前,增速同比下降10.8%。

  房企销售拿地大幅下降

  房企作为市场一线主体,在这深度调整的一年里,格局已经生变,大洗牌之后,业绩榜单上的名字变换,属于近年来幅度最大的一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中指研究院与克而瑞统计数据均显示,2022年房企销售前四强分别为碧桂园、保利、万科和华润,全年销售额均超过3000亿元,但前四席的业绩门槛已较去年降低了2400多亿元。

  这也是全行业的一种映射。2022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较去年下降了41.3%。多数规模房企业绩负增长,销售业绩普降态势明显。具体来看,2022年有近9成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下滑,累计业绩同比降幅大于50%的企业数量达到36家,另有32家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增速在-50%至-20%之间。

  前几年百舸争流竞相追逐“千亿房企”的画面也已经远去,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模式、竞争格局均发生变化。2022年,千亿房企数量为20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1家,超百亿房企130家,较上年同期减少28家。

  规模房企整体目标的完成率处于历史低位。克而瑞指出,即使公开披露目标的企业数量较往年显著减少,或是已经主动调降了全年目标,但规模房企实际的业绩完成情况仍远不及预期,1-12月规模房企目标完成率的中位数仅74.5%,明显低于去年超90%的平均目标完成率。

  受制于销售与融资的双向挤压,房企普遍调整了投资策略,拿地规模大幅收缩。

  全年来看,集中供地市场上,地方国资罕见地成为拿地主力,拿地金额占比达到42%,超过了央、国企的37%,民企该比例则仅为16%、混合所有制企业该比例为5%。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2年,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下降48.9%,全年整体拿地低迷。拿地百强的门槛值为4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50%。

  “2022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仅有0.18,降至2017年以来的最低点,且仅有2017年的1/3水平,也远远低于房企普遍拿地销售比0.3的习惯‘红线’。”克而瑞方面则表示,2022年房企拿地意愿已经跌入谷底,如果未来市场情况仍持续冷淡、叠加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预计房企的投资持续保持谨慎状态,工作以保证现有项目的销售、回款、交付为主。

  一位不愿具名的规模型上市房企城市负责人透露,艰难的行业环境下,他2022年全年的工作与前几年风格迥异,“活下去”成了最大的任务,工作重点聚焦在“保交付”和“降本增效”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发现,本轮市场大调整之下,房企们纷纷进行了战略转向,聚焦主业、聚焦核心城市、重视运营、轻资产模式是比较常见的关键举措。

  市场酝酿企稳

  2022年,房地产政策进入全面宽松周期,在“房住不炒”总基调指导下,各类利好政策“应出尽出”,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地方因城施策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全年稳楼市的步调未停,但政策效果未能形成明显拐点,直至中央层面推出中长期战略定调。

  11月以来,包括“央行16条”、“六大行万亿授信”、“房企股权融资”等在内的多项重磅政策落地,中央层面多次定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出“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多项利好政策同步覆盖需求端与供应端。

  陈文静分析指出,政策的核心逻辑在于:一是给予房企融资支持,支持房企债务展期,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二是为个人购房信贷提供支持,带动市场销售恢复;三是“保交楼”,解决期房交付问题,提振市场情绪,稳住购房者信心。

  政策的叠加效应,在市场端形成了一定反馈。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元旦假期,重点监测城市新房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增长超两成。一线城市中,除深圳外,北上广三地的成交量均比去年元旦假期有所增长;二线城市中,武汉、沈阳、杭州的成交量也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武汉新房成交面积26.8万平方米,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了284%;但在同期,大多数三四线城市购房情绪仍在低位。

  市场数据好转的主要原因,除了被疫情压抑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之外,政策逐步显效的影响也在加大。

  展望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陈文静表示,2023年各地因城施策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核心一二线城市或继续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门槛,其中二线城市政策有望全面放开,一线城市政策空间亦较大。

  另据中指调查,近期一线和二线城市置业意愿提升,其中一线城市提升相对明显,但当前消费者置业更趋理性,市场预期仍需时间修复。

  亿翰智库宏观首席分析师张化东则指出,从更长期限来看,预计未来3-5年,全国商品房成交将围绕14亿平方米中枢窄幅波动。“2023年是市场筑底的年份,也是行业新平台的诞生期。”他说。

让更多人知道事件的真相,把本文分享给好友:
更多
财股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股网立场,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证实,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若该资讯与原文有异,概以原文为准。如果您对以上信息有任何疑问或因我们的工作疏忽,在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有异议需要同本站联系的,请及时联络我们。财股网拥有本声明最终解释权。

上一篇:超2万亿的刺激方案来了!河南打响第一枪

下一篇:越秀交通拟改扩建广州北二环 新投资料带来积极财务回报


更多"楼市2022:行业大洗牌,运行逻辑已变!"...的相关新闻

    >> 越秀交通拟改扩建广州北二环 新投资 >> 楼市2022:行业大洗牌,运行逻辑已变
    >> 超2万亿的刺激方案来了!河南打响第 >> 抢先放开之后30天,沉默的广州经历了
    >> 2022房地产相关的一千多条政策和行业 >> 明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6% 如果达不到
    >> 春节前后,或迎来第一波消费高潮 >> 年末LPR报价“按兵不动” 明年初或调
    >> 散户如何感知当下的经济和投资风向? >> 国内个人养老金12000退休后每个月可
  • 今日热点
  • 近期热点
  1. 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如何操作?个人养老金如
  2. 个税专项扣除什么意思?2023年个税中专项扣
  3. 时隔十余年再开盘,“总价是小2000万元起”
  4. 楼市的需要最重要是预期 一个情况衰过沙士
  5. 各地消费券又来了!近几轮的消费券发放有何
  6. 11月新房成交大幅反弹、二手房交易企稳,上
  7. 养老专户余额是什么意思,和企业养老额有什
  8. 受疫情影响还房贷难 广州多家银行可延期
  9. 小心!存款千万别去这5家银行,哪五家?
  10.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 不少银行开始“抢
  1. 国税和地税有什么区别?是什么意思
  2. 多地布局未来产业 培育壮大新增长极
  3. 从开户到领取 一文读懂如何办理个人养老金
  4. 堂食暂停“疫”起突围:“小店经济”逆势增
  5. 楼市再迎利好!“金融16条”出炉:促进房地
  6. 楼市十月继续探底:58城新房价格下跌,上海
  7. 楼市新风向!多地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
  8. 加息渐近尾声 分注买10厘港股房托
  9. 何谓绿色按揭计划? 申请绿色按揭有着数及额
  10. 深圳楼市“双11”也掀打折潮

每日财股 财股网

每日财股
每日财股:达安基因(002030

投资亮点 1.新冠检测概念,又是熟悉的转折+缺口的模式,最近疫情又出现反复,并且...[详细]

更多>>焦点热图

  • 今年A股市场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变量 关注经济复苏这条主线
    今年A股市场最重要
  • 节后红盘概率大?数据告诉你答案!
    节后红盘概率大?数
  • 十大牛熊股出炉!最牛股涨近4倍,最熊股跌约90%
    十大牛熊股出炉!最
  • 2022年股票投资的经验和教训
    2022年股票投资的经
  • A股一周策略前瞻:情绪的拐点会出现在何时?
    A股一周策略前瞻:
  • 2023年钒电池概念股龙头股一览(7只核心概念股)
    2023年钒电池概念股

关于财股网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征稿启示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 Caigu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股票资讯综合门户 - 财股网_股票行情 版权所有 
财股网竭力提供准确而可靠资料,但并不保证资料绝对无误,若有错漏而令阁下蒙受损失,本网概不负责,股市有风险,须谨慎。